睽違23年後,台灣燈會重回台北,「2023台灣燈會在台北」以「城市型燈會」為概念,規畫光、源、未來和中央四大展區,串聯東區商圈、松山文創園區、國父紀念館、信義商圈及四四南村等場域,同時更將燈飾藝術延伸至12個行政區,於高樓建築、城市巷弄間展出超過300件燈藝作品,讓璀璨燈光融入民眾生活場域,讓人盡情徜徉在閃爍燈火中。
台灣燈會創辦於1990年,原本僅於台北舉行,自2001年起改由各縣市輪流舉辦,無論是傳統燈藝或當代燈飾,都不斷突破與創新,年年都帶來豐富饗宴。
今年台灣燈會重返台北,更是台北市在疫情解封後舉辦的首場國際型大型活動,因此本次燈會以突破性的姿態,邀請燈藝師在街道中現地創作,將燈飾鑲嵌在城市街巷及建築,從白天到晚上都能欣賞,運用燈飾作品點亮台北人氣商圈,並在街角巷弄中,安排出其不意的表演活動,讓人們可以循著燈光感受城市脈動。
東區商圈的潮流燈光展演
2023台灣燈會是城市型燈會,燈飾與城市景觀融為一體,台北交通便利,只要搭乘捷運等大眾交通工具,就能感受燈光創意帶來的驚喜與感動。
今年燈會規畫光、源、中央與未來四大展區,分別位於東區商圈、松山文創園區、國父紀念館及台北市政府、信義商圈及四四南村,邀請視覺、數位、建築及各民族傳統藝術家,根據台北特色進行創作。
東區商圈作為引領台北潮流的場域,在今年燈會當然不會缺席,此處是光展區所在場域,從捷運忠孝復興站至國父紀念館站間共有16座燈藝作品等待民眾發掘。
其中忠孝東路四段兩側的作品,是以自由、流動、印象等概念為主軸,邀請來自不同族群及專業的藝術家創作;周遭的公園中也設置多組作品,邀請藝術家以不同主題展現台北進步面貌,藉此讓燈光藝術與民眾生活的巷弄、高樓、建築及生活場域結合,展現城市型燈會的特色。此外,今年燈會也推出「藝術入店」,只要民眾走入合作店家,就可看見各種創意燈飾,讓燈與藝術走入日常生活,透過光展區的燈光展演,看見台北作為潮流之都的光彩耀眼與光榮進步。
松山文創園區的創意燈飾
位於光展區旁的松山文創園區,則是源展區的所在地,此處距離捷運站只有幾分鐘路程,是一處十分便利的場域,民眾可以自在地在其中走動拍照,全心沉浸在充滿創意的燈海中。「源」代表「多元共融、創意泉源」,經過數百年來各方文化匯聚,如今多元文化已成為台灣文化創新之源,而前身為松山菸廠的松山文創園區本身就擁有豐富的歷史底蘊,特別能代表台北這座百年老城,並作為承先啟後的創意殿堂。位在源展區的25件作品,皆以展現多元文化為核心,利用各國、各族群的語言、文字、音樂、圖騰,將彼此的故事激盪出精彩篇章。
以太魯閣族藝術家林介文的作品為例,以女人雙腳為燈飾外型,但是將其設置於男澡堂屋頂,將燈藝作品融入建築,呼應本次城市型燈會的概念,同時作品外觀選用鮮豔的織紋花布,詮釋出族人奔放的性情,帶出幽默風趣的文化意涵。諸如這類結合族群文化、意象的創作,在源展區中相互激盪,呈現台北是一座擁抱多元文化的創新之都。
國父紀念館及市民廣場的生肖主燈
位於光、源展區旁的是坐落在國父紀念館及市民廣場的中央展區。歷來台灣燈會都設有中央展區,展示呼應當年生肖的燈藝作品,今年中央展區設置了一座主燈、三座副燈及七個燈區,其中高達22公尺的主燈「玉兔壯彩」以生肖玉兔為主題,結合未來科技感的機器人造型與聲光科技打造而成;副燈「蟠龍獻瑞」致敬千禧年時,在台北舉辦的台灣燈會主燈九龍燈意象、「從心出發」以感恩之心感謝疫情期間辛勞的醫護人員、「躍動未來」為有別以往傳統花燈形式的科技副燈,從傳統到科技,展現台灣燈會從經典到創新的精神。
信義商圈的國際燈光視野
至於作為台北國際時尚潮流前端的信義商圈,則是今年台灣燈會的未來展區,此區聚集國際時尚精品及企業集團,是時尚潮流的縮影,也是最能展現未來趨勢的場域。這裡不僅有知名地標台北101,也保存了具有時代意義的四四南村,呈現出過去、現在與未來共榮的意象,也因此未來展區的作品是以潮流、科技、永續等概念發想,透過燈藝與數位科技結合,展現台北在潮流科技下,作為一宜居城市的可能。而市政大樓也化身為此次燈會副燈之一,象徵城市裡無所不在的創造力。
除了四大展區外,今年燈會也在十二行政區打造行政燈區,結合各地特色、地標、人文風光創作燈藝作品,讓整個台北城都是燈會展演舞台,也呼應了城市型燈會與生活場域結合的理念。
台北,總是帶給人們無限想像、無限希望,透過2023台灣燈會節慶的奇幻光火,讓人們彷彿化身為童話故事裡的兔子,穿梭在台北的各大巷弄,捕捉各種精彩可期的展演,循著光的軌跡,看見台北的迷人魅力。
本文作者:林彥男、鄭雅萍、Eika Huang
(本文摘自《台北畫刊2月號661期》)
發表意見
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、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。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,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,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:
違反上述規定者,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,或者直接封鎖帳號!請使用者在發言前,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,謝謝配合。